便攜車載式流動注射儀分析速度快,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檢測結果,及時為決策提供依據。這在應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食品安全事故等緊急情況時具有重要意義,廣泛應用于環境水體中污染物及有毒物成分的應急檢測,也可用于食品分析、醫藥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實用性。
便攜車載式流動注射儀的基本工作原理:
1.樣品注入:利用注射器或泵將一定體積的樣品溶液準確地注入到一個連續流動的載液中。這個載液通常是經過特殊配制、具有特定性質的溶液,為后續的反應提供穩定的環境。
2.混合與反應:注入的樣品隨著載液一起進入一個或多個反應室。在反應室內,樣品中的待測成分會與預先加入的試劑充分混合并發生化學反應。不同的檢測項目所對應的試劑不同,通過這些化學反應可以將待測物質轉化為易于檢測的形式。
3.檢測分析:反應后的產物被輸送到檢測器進行檢測。常見的檢測器如分光光度計等,能夠根據產物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程度來確定其濃度,從而得出樣品中待測成分的含量。整個過程中,泵系統提供準確的流量控制,保證樣品和載液的混合比例恒定,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便攜車載式流動注射儀的測定步驟:
1.準備工作
-儀器檢查:在使用前,需仔細檢查儀器的各個部件是否完好無損,包括泵管、連接管路、檢測器等,確保沒有松動或損壞的情況。同時,確認電源是否正常,電池電量是否充足(如果是電池供電)。
-試劑準備:根據具體的檢測項目,配制好所需的標準溶液和樣品溶液。注意試劑的純度和準確性,以及保質期,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的試劑。將配制好的試劑裝入相應的試劑瓶中,并正確連接到儀器上。
-校準曲線建立(如有需要):對于定量分析,可能需要先建立校準曲線。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物質進行多次測量,記錄響應信號強度與濃度之間的關系,繪制出校準曲線,以便后續根據樣品的信號強度計算其濃度。
2.樣品處理與加載
-樣品采集:按照相關標準和方法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如水樣、土壤浸出液等。采集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污染,確保樣品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過濾預處理:如果樣品中含有懸浮物、顆粒物等雜質,可能會堵塞流路或影響測量結果,此時需要對樣品進行過濾處理。選擇合適的濾膜或濾紙進行過濾,去除雜質。
-進樣操作:將處理好的樣品通過進樣器注入到儀器的進樣口。有些儀器可能具有自動進樣功能,只需設置好參數即可;而手動進樣的儀器則需要操作人員準確控制進樣量和進樣速度。
3.啟動測量程序
-參數設置:根據檢測要求,在儀器的操作界面上設置合適的測量參數,如流速、注射體積、反應時間等。這些參數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和靈敏度,應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開始測量:確認所有設置無誤后,啟動測量程序。儀器會按照預設的程序自動完成樣品的輸送、混合、反應和檢測等過程,并實時顯示測量數據。
4.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
-數據采集:在測量過程中,儀器會自動采集并記錄各種數據,包括信號強度、峰面積、保留時間等。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避免因干擾或其他因素導致的數據異常。
-結果計算與評估:根據采集到的數據,結合之前建立的校準曲線(如果有),計算出樣品中待測物質的含量或濃度。對結果進行合理性評估,判斷是否符合預期范圍,必要時可進行重復測量以驗證結果的可靠性。
5.清洗與維護
-流路清洗:測量完成后,應及時對儀器的流路進行清洗,以防止殘留的樣品或試劑在管道內積聚,影響下次測量的準確性。使用適當的清洗液沖洗整個流路系統,直至流出液澄清為止。
-部件保養:定期檢查和維護儀器的關鍵部件,如泵、閥、檢測器等,確保其正常運行。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更換易損件,如密封圈、過濾器等。